微博怎么重新编辑(发过的微博怎么重新编辑)


“文不厌改”,好文章大多经过反复修改,很少有一挥而就的,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,也都会在修改上下功夫。那么,修改文章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呢? 


改稿方法


读改法


读改法,就是通过朗读或默读,边读边思索,遇有语意不畅的地方,随手改正。文章中的毛病,光靠目阅,有时不容易发现,一读,别扭而不畅达的地方,就立即出现。


叶圣陶在《和教师谈写作》一文中,强调通过朗读修改文章的重要性,他说“修改稿子不要光是‘看’,要‘念’。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了口头说说看……一路念下去,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。下一句跟上一句不接气啊,后一段跟前一段连不紧啊,词和词的配合照应不对头啊,句子的成分多点儿或者少点儿啊,诸如此类的毛病都可以发现。同时,也很容易发现该怎么说才接气,才紧密,才对头,才不多不少,而这些发现正是修改的办法”。


鲁迅对读改法很重视,也常用它,他在《我怎么做起小说来》一文中写道:“我做完之后,总要看两遍,自己觉得拗口的,就增删几个字,一定要它读得顺口”。


暂搁法


暂搁法,就是写好初稿后,不立即修改,而是暂时放一放,过些时候再修改。


清代唐彪在《读书作文谱》中就说:“当其甫做就时,疵病亦不能自见……若使当时即知,则亦不下笔矣。故当时能确见,当改则改之,不然且置之,俟迟数月,取出一观,妍丑了然于心,改这自易”。


万垒赛耶夫在《果戈理是怎样写作的》中介绍果戈理的修改文章经验时说:“……随后,过一个月,过两个月,有时候也许还要久些,你再拿出你所写的东西来读一读吧:你会发现有许多不对的,很多多余的,和很多没有达到的地方……你拿起它,读一遍,用同样的方法改一改……据我的主见,应该这样做八次。”


清代唐彪说:“作文有深造之法。如文章一次做不佳,迟数月将此题再为之,必有胜境出矣。再作复不佳,迟数月又将此题为之,必有胜境出矣。盖作文如攻玉数,今日攻击石一层,而玉微见,明日又攻去石一层,而玉更见,再攻不已,石尽而玉全出矣。作文亦然,改窜旧文,重作旧题,始能深造。”


求助法


求助法,就是将自己的初稿拿给别人看,并请别人提出修改意见。自己写的文章,思想与表达已定型化,往往处在“当局者迷”的状态,难于突破;请别人帮助修改,则“旁观者清”,易于发现新问题。


徐迟的报告文学《在湍流的旋涡中》就是在臧克家的帮助下修改完成的。徐迟写这篇文章,当时已写了三遍,越写越长,都不成功,最后把它放下,到云南去了。


后来,臧克家了解到他写作的情况,指出他写得“太不精炼了”,并给他选了方苞的《左忠毅公逸事》和另一篇文章要他读。在臧老的帮助下,徐迟对原先写的稿子来了一个大的改动,重新进行了构思,结果只用了七千多字就把周培源的一生很好地反映了出来。


修改的技术


增:凡文中内容不够全面、充分,文字上有疏漏之处,都应加以增补,如增补观点、材料、文字、图表、标点等。


删:凡文中内容和文字表达上的赘余,应当一概删削,如删削观点、段落,删削材料、字句等。说不清楚的,删掉。


改:凡文中不够正确、严谨、恰当之处,应加以改动。


大改,就是对文章进行一次性大手术,改换体裁,变动结构,推倒重写;


中改,增删材料,改动格局,增减一些内容文字;


小改,仅就文章进行“小修小补”。一般集中锤炼字句,润饰语言,检查文面,修改病句,改换标点等。


修改的技巧


▌从主题着手:首先要看主题(思想、观点、意向)是否健康、正确。


再看文字、材料、内容是否把你的主题表达出来,是否充分,是否新颖,独特,有无片面性。


有时即使主题正确无误,在修改时也会出现一些预想之外的闪光思想和语言,比原来的要深刻和精彩,修改就是弥补和扩展发挥的极好机会。


▌审视结构:层次是否分明,条理是否清楚;


思路是否清晰,段落是否匀称,详略是 否得当;


前后是否呼应,过渡是否自然,结构是否严谨。


▌推敲润色语言:把话说得明白。


首先要做到正确,即选择意义恰当而确定的词语。其次是用现成的、通行的口语。再次是用简明易懂的话,方言、术语尽量少用或不用。


二是把话说得有力。有力是指每句话、每个词都讲得是地方,与语言环境配合得好。要在怎么讲才能把话说得有力上下功夫。


三是把话说得动听。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用词造句的感情色彩和韵味,表现出诚恳、热情、振作的风貌,利用词句自身具有的那种和谐优美的韵味,把话说得流畅、响亮、生动。


▌尽量保持原稿风格:


修改只能在原稿的基础上加工。文如其人,各人的文章,有各人的风格,有各人的语言特点和路子,编辑或校对在改动稿件时,一定要尊重作者的原稿,更不能忘了著作权法中的相关规定。


编辑修改稿件时要尽量保存,切忌以自己的好恶作为取舍标准。如果有的编辑因自己爱好文雅的辞句,把通俗的、口语化的文字按自己的爱好统统给改了过来。有的编辑则喜欢现代语,认为古语不可取,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格杀勿论,把古语等都删改掉。 这种以自己的爱好为标准强求一律的写法,是于事有损无益的。


当然,不可否认,有的文章不动大手术是不能刊用的,碰到这种情况,如果情况许可的话编辑最好是提出自己的意见,由作者本人考虑修改。编辑如果大删大砍。这是一种不尊重作者的粗暴作风,费力不讨好,作者也会有意见的。也不利于培养作者,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。


修改的问题



下面再分享一篇科学网李宏翰老师的文章,大家可以结合看着。


目前,许多研究生都在忙于修改论文,尤其是盲审之后被提了大量意见的学位论文。可以推测,他们的心理状态差异很大,有的渐入佳境,体验美妙;有的如坐针毡,备受煎熬。人们常说,“文章不厌百回改”“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”。论文究竟应该如何改呢?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。观摩修改样例,或许是获得启示和经验的捷径。这里以一篇论文原稿和修改稿的一段,来简要提示修改论文的问题意识。


原稿引言第一段(为了简洁,删除了文中的参考文献):

人生不会一路平坦,往往充满了起伏。压力生活事件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负性生活变动。作为一种具有客观威胁特征的环境因素,压力生活事件一直被认为是抑郁最强烈的近端风险因素之一,大量研究显示,压力生活事件与抑郁显著正相关。尽管有证据表明压力生活事件会导致抑郁,但是,一些经历过压力生活事件的人并没有或很少抑郁,无论是常规压力事件(如失业),还是创伤压力事件(如被虐待),结果都是如此。


阅读这样的开篇文字,感觉十分平淡。虽然也从人生这样的更宽背景切入,但是,很难引起他人的了解兴趣。引入压力生活事件,由概念开始,显得突兀;引入抑郁的过程更不自然,或者说不清楚为什么要引入抑郁。同时,这样的表达又在显示,该文要研究压力生活事件和抑郁的关系,从而,如此开篇就不能很好地起到应有的作用。


一般而言,论文应当是问题切入,开篇文字能够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该文涉及的问题是重要的、引起广泛兴趣的,是非常值得研究的。太多的论文,正如上述材料这样,问题切入时作者没有问题意识,给人的感觉是四平八稳,没有特点、没有特色,作者莫名其妙地找到一个研究问题——这样的问题,很难彰显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。


结合该文研究的内容,可以看出,该段文字的目的就是要引出抑郁这个问题。由于该文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,并且想突出研究大学生的意义,从而,可以直接从大学生中存在的抑郁问题开篇,并且引用能够引起广泛兴趣的材料。据此,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。


修改稿引言第一段(删除了文中的参考文献):

2019年7月24日,《中国青年报》在微博上发起一项针对大学生抑郁的调查,在超过30万的投票中,有超过两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严重的抑郁倾向。抑郁是一种以持久而显著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理障碍。大学生抑郁会导致相应个体乐趣减退、活力缺失、睡眠紊乱、自我价值感过低,严重困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;当抑郁处于极端且未得到治疗时,可能会造成大学生退学或其他可怕后果。近年来,高校中频频发生的自杀事件多数与大学生的抑郁有关。抑郁已成为危害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。


这样的一段文字,先声夺人,给人以强烈的冲击,使之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:大学生的抑郁问题非常重要。有了这样的材料,行文之中根本不用再说“研究大学生的抑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”,读者也不会质疑该文的研究意义。如此表述,该文的研究问题就清晰了。


人们总在强调研究的问题意识,言外之意是,不少论文没有体现出问题意识,作者洋洋洒洒写了很多内容,然而,就是不知道这些内容究竟阐述了什么问题、为什么要阐述有关问题。作者在写作和修改的过程中,应当明确自己真正研究的问题,并且真正围绕自己的研究问题深入思考,时刻想着自己所表述的内容,是否有利于描述自己的研究问题。


比较原稿与修改稿,可以发现,修改稿无异于重写。这是一个值得特别提示的地方。不少作者在修改论文的时候,总是在原稿的基础上小修小改,根本没有想过可以有什么超越。如果是这样,那就很难有实质性、突破性的修改。其实,每一次修改,都可以甚至必须有一定超越原稿的想法,这样修改论文,不是痛苦的、枯燥的,而是快乐的、有趣的。


培养研究的问题意识,需要研究者基于现实问题、基于重要问题、基于自己要研究的问题,注意阅读、查找和记录有关资料,分析、思考和使用这些资料。问题意识应当贯穿研究的整个过程,包括论文撰写和修改。这里给出的例子,具体显示了引言开篇的问题意识。

来源:新闻与写作转载,科学网李宏翰老师